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

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
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专题专栏

吴少虎: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不解之缘丨老专家讲所史

来源:     作者:信息发布人员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年04月30日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    

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一双紧紧握着的手上。这是双普通而又苍老的手,和许多老年人的手一样,粗糙、布满老年斑。

这又是双极不普通的手。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,就和国防事业紧紧“握”到一起,从此再也没有松开。

他和更多双手一起,打造了我国第一部单脉冲体制精密跟踪测量雷达154—Ⅱ甲,也就是这部雷达,成功保障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发射。

眼前这只手的主人,是84岁的吴少虎老人,也是这部雷达的电讯设计总师。

640 (21).png

“终于可以为国家尽一份力”

时光还要倒回上个世纪中叶。

1964年,我国导弹和原子弹相继研制成功。1965年,国家决定要自主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,并对东方红一号提出了“上得去、抓得住、听得着、看得见”的要求, 而所谓“抓得住”就是让测量雷达精准探测卫星准确入轨。当时,虽然光学观测技术比较成熟,但由于光学观测受到日照条件、天气阴晴变化和卫星亮度等影响,不宜作为主要跟踪手段,而无线电观测可以在全天候下工作,最后无线电观测的任务落到了14所身上。

吴少虎清晰地记得,1965年的秋天,时任所长申仲义来到他们室宣布,要研究一部为东方红卫星发射保障的雷达,他听了简直要激动得跳了起来。

“终于可以为国家尽一份力了。”27岁的吴少虎这么说。

不久,吴少虎接到通知,要召集一个该雷达方案论证会议。

那是吴少虎这一生中参加过的最激烈的一次会议,整整一周。而这一周,也成为这部雷达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。

“会上对雷达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讨论,甚至是争论。会议提出了三种方案,目的就是要挑选出最新、最优的技术途径。”吴少虎记忆犹新,当时雷达界顶尖的专家都从四面八方赶来。

“一切从零开始。”

“雷达的天线是什么的?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探测精度?什么样的探测范围?”

……

在长达一周的激烈讨论之后,这部雷达的体制基本方案最终确定采用单脉冲压缩技术。

  

家国使命,彰显航天精神

经过那次会议,包括吴少虎在内的很多雷达设计师们都铆足了劲儿,要打一场飞向太空的攻坚战。

按照研制计划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于1970年发射。也就是说,留给科研人员的时间只有5年。对既没有成熟的研制队伍,也没有丰富技术储备的当时中国来说,研制单脉冲跟踪测量雷达本身就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冒险。

“打个比方,就像你要吃碗面条,面条买不到,面粉也买不到,甚至连小麦也买不到,你要开荒种麦子从头来。”当时,重重困难考验雷达设计师们,吴少虎也不例外。

这部测量雷达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,如何将0.2密位的测量精度转化成机械精度?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天线座的问题。那段日子,吴少虎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,经常一天忙得只吃一顿饭,就这样,从图纸到零件,再到初样、试样、定型样机,经过100多次的反复打磨,天线座终于研制成功了,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
640 (39).jpg

精准探测,扬眉吐气

52年前,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塔和勤务塔,像两座默默无言的纪念碑,如今依然耸立在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。

总重量173公斤,比之前发射卫星的其他四个国家首颗卫星总重量还要多29.8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就是从这里出发的。

能不能第一次发射就成功?这不仅牵涉上万人几年来的辛劳付出,更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荣誉。吴少虎回忆说,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点火,却又害怕听到倒计时的声音。

雷达能精准探测到卫星么?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。因为东方红一号还没有上天,谁也不知道结果。吴少虎和他的团队们一直秉持诚实的态度回答:“请放心,凡是我们能想到的、地面能做的试验我们都做过了,没有问题。”

结果是检验研制水平的唯一标准。

1970年4月24日晚上9点35分,沉寂的戈壁滩被烈焰照亮。长征一号火箭以104吨的巨大推力拔地而起,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。

吴少虎回忆起激动地说:“雷达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我们自己搞的,能精准探测到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,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。”

时光荏苒。如今,曾经参与过这部雷达的年轻设计师们早已白发苍苍,那段历史过往也深深融进他们的血脉,烙进他们的生命。正如吴少虎所说:“有了爱才能奋斗。”他们为何奋斗一生?因为他们对祖国的雷达事业爱得深沉。

通讯员  石汝佳

打印  |  关闭
XML 地图